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6933724
如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   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A.政治行为具有民主色彩B.当政者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C.儒家仁政思想渐入人心D.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西周时期,“孝”走出了家族伦理的范围,由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又延伸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B.宗法制度成为分封制度的基础
C.奴隶制贵族政治的形成D.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
2022-07-11更新 | 4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西周时的一些法律思想奠定了中华法系治国的基本理念。《康诰》围绕治理殷商遗民展开论述,是西周对当地治理者康叔的教诲与命令。其中主张“敬明乃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以及“要囚,服念(反复考虑)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这一思想反映出西周
A.约束统治者私欲以“以德配天”
B.法律程序流于主观判断尚不健全
C.反思殷商统治而主张“明德慎罚”
D.为巩固统治以“明德”限制地方
2022-04-11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诸于众。部分郑国人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二者分歧反映了(     
A.郑国王室的衰落B.成文法对贵族特权的冲击
C.法治体系的缺陷D.郑国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
2023-11-1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