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0727116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诸于众。部分郑国人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二者分歧反映了(     
A.郑国王室的衰落B.成文法对贵族特权的冲击
C.法治体系的缺陷D.郑国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是《左传》中关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的部分记载。与子产思想相似的是(       
时间事件语录
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郑国的子国、子耳侵犯蔡国,俘获了蔡司马公子燮,郑国人都欣喜不已子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子产执政,问然明如何为政,并对然明的观点赞赏不已然明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子产临死前对子太叔的遗嘱子产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A.民贵君轻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为政以德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法制也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西周的立法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周时期提倡尚德、敬德,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的罪
B.西周对礼与刑的关系概括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C.西周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西周的立法思想强调贵族的法律特权
2024-01-12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B.成为诸侯争霸有力武器
C.完善封建礼乐制度D.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
2023-08-15更新 | 4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