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0 题号:17139946
安史之乱后,“太仓空虚,雀鼠犹饿”,宰相刘晏改革盐政,政府只掌握采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又整理税务,如旧例须加二等征收户税的“邸店行铺及炉冶”等,一律按原本户等纳税,分夏秋两季纳税等。后来部分措施被宰相杨炎废除。据此可知,刘晏改革(     
A.强化国家经济管控B.基本消除财政困难
C.为两税法提供条件D.贯彻了抑商的理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是宋代治平年间二税(夏税和秋税)总额及蠲免(免除)的统计数字表。宋政府此举
A.抑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结束了贫弱局面D.推动了租佃制的形成
2020-04-01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这种变化(     
A.说明拥有土地的佃户数量增幅较大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源于政府“大索貌阅” 制度的推行D.反映了政府以职业划分户籍
2023-02-20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衰弱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减弱
C.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减弱D.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2023-01-14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