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5 题号:17332076
唐朝严禁巫术,《唐律疏议》规定,犯“造畜蛊毒罪”者,本人被处绞刑外,连坐家人及知情不报的里正、坊正、村正;犯“造厌魅罪及造符书咒诅罪”且目的为杀人者,以“谋杀论减二等处罚”。这些条款(     
A.蕴含了礼法合一的观念B.折射出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
C.突显了唐朝律法的严酷D.旨在消除宗教活动的社会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曹魏时期“八议”正式入律(“八议”是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北魏律》与《陈律》中“官当”入律。(“官当”是指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与此同时,“重罪十条”罪名的确立(“重罪十条”经过《开皇律》的改造,形成了“十恶”制度,为后世封建各朝代所沿用)。中国古代法律的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     
A.进一步强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法律儒学化的特点
C.中华体系的完备D.教化百姓的乡约与法律合流
2023-05-27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秦朝的《田律》规定:“雨为澍(及时),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粟及垦田”;《仓律》中有:有稻如在谷子之后成熟,“岁异积之,勿增积,以给客,到十月牒书数,上内史”。据此可知,秦朝(       
A.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B.地方法治化治理的效果显著
C.重农抑商的政策得以推广D.基层官吏治理水平得以提高
2024-01-11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根据公开的考古材料,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亦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或“孔老相会”)的数量有30余幅。这些画像石主要出土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其中出土于山东的大约占总数的8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     
A.未真正推行“罢黜百家”政策B.社会教化广泛地借助画像石
C.民间偶像崇拜具有地域差异D.主流思想决定绘画创作题材
2024-02-0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