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176148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皇帝,他把以他命名的法典看得比几十次战役更重要。法典主要起草人波塔利斯提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之上的;财产使我们的存在生动活泼、延伸扩大。"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它肯定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的土地和财产的合法性。要求:一方所有权必须尊重他方的所有权,使用和处分财产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在家庭中父权高于一切,父亲对家庭财产有唯一的管理权;丈夫应保护妻子,妻子应服从丈夫。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二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确认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民事法律基本原则。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编排体例上的重大创新。婚姻家庭编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宣示"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针对新冠疫情出现的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摘编自陈映虹《解读〈民法典〉的中国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的“中国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后期用以调整市民与非市民之间,以及不同国籍和无国籍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被称为万民法。在有的法学著作中,万民法兼具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性质。公元3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的民事流转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奴隶主统治集团对商品货币有着贪婪的欲望,这都是市民法所不能适应的。根据统治集团的意志,结合罗马人与异邦人、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法律实践,由罗马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制定和发展出名为“万民法”的私法体系。它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吸收了同罗马国家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万民法因而被罗马法学家称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摘编自雷昕《浅析国际私法与古罗马万民法的学理关系》

材料二   雍正时期的《恰克图条约》是清朝在《布连斯奇条约》的基础上与俄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的汇总。其子约较多,对于处理贸易、边界交往、实施边境管理等具体事务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以下为其中部分条文:

“送文之人俱令由恰克图一路行走。如果实有紧要事件,准其酌量抄道行走。”

“凡边界附近打猎,因图便宜,在他人之处偷打,除将其物入官外,亦治其罪……”

“设立边界头目,几事务须秉公办理,速行完结;如怀私推诿贪渎等情,各按本国刑律治罪。”

“两地奉差大小使臣,因公事到边时,说明因何事前来,系何等人在边候信,听候迎接。”

“俄使请造庙宇(东正教教堂),中国办理俄事大臣等帮助于俄馆盖庙。”

——据马长泉《康熙、雍正两朝中俄划界原则探析——以(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为中心》整理

——摘编自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万民法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与市民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说明《恰克图条约》的特点。
2024-06-05更新 | 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在历史的发展中,东方、西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法治模式。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越南的阮朝在19世纪初颁布《皇越律例》,在“犯罪存留养亲”条中规定,如果罪犯需要流放,而祖父母、父母无人赡养,则杖一百,存留养亲。

——摘编自《皇越律例》

材料二   西方法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罗马法中,对正义所下的定义是“物归其主”,在罗马法著作《学说汇纂》中,提出“关涉所有人者应受到所有人的赞同”。到19世纪,被视为近代西方法治理论奠基人的英国法学家戴雪(Dicey)认为“含宪法性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其结果,并且由法院来界定和实施。

——摘编自【法】菲利普内莫广《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及夏恿:《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在《皇越律例》中,如果父母有罪(谋反罪除外),子女隐瞒,子女可能会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请在甲、乙、丙三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理的判决,并解释原因。
甲.不会被处以任何刑罚
乙.处以杖刑等轻刑以示惩戒
丙.以包庇而同罪论处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古代法治的特点,并分析戴雪法治理念产生的思想与制度来源。
2023-01-10更新 | 4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彰显着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了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自清末立宪。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2年3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两者观点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原因。
2020-08-08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