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80920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是指从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各项制度。这里的“承”,既包含了“继承”,又有“变化”。

——摘自张书林《怎样理解“汉承秦制”?》

材料二   西汉初立,汉高祖废弃了秦的监御史制度。汉武帝中后期,中央统辖的郡县数量较汉初大增。为了避免形成新的分权势力,加强对郡县的控制,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把全国除三辅、三河和弘农郡以外的地区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自京师去地方巡视所部郡国,检查吏治和地方治安。

——摘编自岳庆平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

材料三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如此,隋唐的制度对赵宋以后的制度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秦制“继承”“变化”。(各举2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制度特点,列举3处隋唐制度创新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流域一带贫苦农民900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在秦尉的监督下,这900名戍卒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在生死存亡关头,陈胜、吴广密谋起义。他们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方法,制造舆论,同时利用秦尉酒后行凶打人的时机,除掉了两个秦尉,发动戍卒起义,号称“大楚”。戍卒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秦的“二世而亡”是很警惕的。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儒学和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情况,写成论文十二篇。其主要观,点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很赞赏陆贾的意见。后来惠帝、文帝、景帝都遵循了刘邦时初步形成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胜吴起义爆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促进汉初统治思想形成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统治思想对汉朝的深远影响。
2022-10-19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其中有教训的借鉴,也是时代的创新。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


(1)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如何进行政策调整的?历史是如何评价“汉言文景”?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进行哪些制度创新来强化中央集权?
(2)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写出唐代南方可以调节耕深浅的耕犁名称。
2020-10-13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根据图1、图2,判断并写出上述两幅地图所处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你做出判断的依据。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