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 清末新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7 题号:18164527
鉴于“各国电线,多归官办,凡遇军国要政,传递讯息,最称密捷”,从1902 年起,清政府开始逐步将电报事业收归国有。清政府此举意在(     
A.拓展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B.加强权力中枢的控制能力
C.抗击外来侵略的军事要求D.顺应科技发展的世界潮流
【知识点】 清末新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03年成立的清廷商部先后颁布了《商人通律》9条,《公司律》131条,以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破产律》《铁路简明章程》《矿务暂行章程》和《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法令条例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B.列强强化对中国的控制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民主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2021-11-01更新 | 7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晚清时期,州县官从对儒家的教育有推广传播之责,转为有义务去提携和振兴西式教育。随着科举制的取消,清廷大力推行西式学堂,建立了州县劝学所与中央——省——州县三级视学制度。这些做法
A.促进了向西方学习思想的统一B.有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加剧了清末儒学与西学的冲突D.削弱了传统教育的影响力
2020-05-14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表示“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12 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写道:“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两文书的差异体现的是
A.君主立宪目标达成B.封建皇权思想消亡
C.民主化进程的演进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0-12-20更新 | 2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