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7 题号:183031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并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并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有哲学著作,还撰写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堪称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这些思想家,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与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们认为,应该全面地引进西方文化,尤其应该引进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用以取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他们认为,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所谓伦理觉悟,最根本的是确立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和进取精神,努力用个人主义取代家庭本位,确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文化和社会。个人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崇尚个性,尊重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不是以现实中的个体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家庭本位倾向,侧重于共性对个性的规范和制约,使个体失去其主体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还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摆脱民族和国别的局限性,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绝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世界其他文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行动上的特点,并简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材料二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收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是哪一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两大旗帜。
2022-08-15更新 | 1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戊戌启蒙运动并没有抓住这个话题。那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势就不同了,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外国的措施,并简析其“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戊戌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主旨的不同,并简析二者的的共同作用。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与女学

材料一   本校初办时(1902年),在满清季年,含有革命性质。盖当时一般志士,鉴于满清政治之不良,国势日变,有如人之稚重病,恐其淹久而至于不可救药,必觅良方以治之,故群起而谋革命。革命者,即治病之方药也。上海之革命团,名中国教育会。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故女校有爱国女学,男校有爱国学社,以教育会会员担任办理之责,此本校校名之所由来也……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

——摘自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蔡元培创办爱国女学校的目的进行解读。

材料二   爱国女学校课程设置

学段年级课程设置
预科初级修身、算学、国文、习字、手工、体操、音乐。
二级修身、算学、国文、历史、地理、理科、家事、裁缝、手工、体操、音
乐、图画。
本科文科伦理、心理、论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法制、
经济、家事、图画、体操。
质科伦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家事、手工、
裁缝、音乐、图画、体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国女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3-11-15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