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4 题号:18339711
据秦简《法律答问》,父母告子女不孝辄拘捕子女;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这表明秦代(     
A.奉行严刑峻法B.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
C.强化基层治理D.律令儒家化初具雏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文帝时,有人冲撞了他的马,按法当罚金,但文帝想加重处罚。廷尉张释之上奏说,如果皇帝你当时直接了除此事,就可以把他杀了;可是你已交给廷尉处理,那我就必须依法办案。于是文帝只好让步。据此可知,当时
A.法律权威高于皇权B.皇权受到法律约束
C.官僚队伍秉公执法D.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2020-12-07更新 | 3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了秦代人们已经运用具体的案例、采用问答的形式来讲解法律问题。比如,一个身高未满六尺的孩子牧马,马受惊吃了别人的庄稼,问是否论罪及赔偿?结论是:“不当论及偿稼。”这说明当时
A.秦律的内容通俗易懂B.身高、年龄不会影响判案结果
C.秦律规定严密且残暴D.人们不会区分刑事、民事责任
2020-02-20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西周刑法中有“同罪异罚”的原则;唐律有“八议”制度的规定,即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种人物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古代刑法的这些规定
A.体现封建等级特权思想B.反映了人治色彩的浓厚
C.促进了宗法观念的完善D.简明宽平缓和社会矛盾
2022-02-19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