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2 题号:18472424
赎刑制度,是指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一种制度。创设于夏朝,东汉时成为定制,唐朝趋于完备。唐玄宗天宝六年,敕令:“应征正赃及赎物,无财以备,官役折庸,其物虽多,限聚三年。”这一敕令有利于(     
A.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保障统治机构的稳定D.缓和阶级矛盾的冲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唐律疏议》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表明《唐律疏议》
A.不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
B.维护了国家主权
C.坚持夷夏观念
D.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立法原则
2019-04-30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我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大批秦简,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这批秦简中,秦律占50%以上,主要记载了从战国末期至秦始皇年间的秦代史事和秦代施行的600余个法条,内容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程序等,蕴含着人权、生态、环保等理念。这反映了
A.秦律调整封建经济的作用B.秦始皇集司法大权于一身
C.秦时期法律严苛刑罚严酷D.秦律具有先进性与完备性
2021-10-29更新 | 4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的“明德慎刑”,汉武帝以后发展为“德主刑辅”,到唐代最终确立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反映出古代“德法共治”思想(     
A.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B.促进了儒法思想合流
C.植根于传统政治文化D.推动了治国理念趋同
2023-03-31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