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865095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散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和主要区别。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

——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5—18 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的欧洲,“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指出最能反映材料二中“被迫性移民”的典型史实和人口移动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被迫性移民”的影响。
2022-06-24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到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


      

                 图1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图2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相比的变化,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2023-09-17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

(1)图1所示马铃薯发源地是哪一地区?
(2)根据图1,指出马铃薯在16世纪前后传播范围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结合图1、图2,说明马铃薯传播的影响。
2024-05-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