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8729772
《大清律》基本沿袭《大明律》,但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它是明代中期后依例司法的继续发展。有些狱讼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就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主要说明清代(     
A.承袭明朝法律变动不大B.立法司法实践水平较低
C.法律维护封建尊卑制度D.弥补了法律治理不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康熙二十八年宣布“国家授权族长,于族内行使教训权”。雍正时期,确认族长各项权力的条例纷纷被编撰入律,并指示“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俊,为合族共恶之人……以家法处治,置于身死,免其抵罪”。这体现了(     
A.宗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B.宗族共同体凝聚力逐渐增强
C.清朝地方司法制度完善D.国家政权与宗法族权相结合
2023-06-14更新 | 2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895年《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材料表明
A.法律承认私有财产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B.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彻底被废除
C.清政府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法律制度
D.这是中国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开端
2019-10-01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2022-05-23更新 | 1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