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5 题号:18748951
明堂是古代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东汉《白虎通义》记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唐代《通典》记载明堂是“明政教之堂也”。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修建明堂的主要原因有(     
①昭示政权的正统性       ②彰显了对百姓的教化       
③保留传统建筑精华       ④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北京顺义·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他人田界)将会被处以‘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又规定“盗采人桑叶,臧(赃)不盈一钱……繇(徭)三旬”。这反映了秦代(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B.法律制度的残酷性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2023-05-17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云梦秦简中的《金布律》规定了市场上出售布匹的尺寸,若“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流通)”;商品价值一钱以上者必须“各婴(通攫,悬挂)其贾(价)”;对奴婢、马牛的买卖程序也做了明确规定,并辅之以相应的惩罚措施。这表明秦朝法律(       
A.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B.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D.推动了商业的有序发展
2023-11-12更新 | 1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律中规定,对官吏不依国家税法,“擅有所征敛”,要以“坐赃”或“枉法”论处。此外,对官吏在财政支出中的拖延行为也有“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的惩处规定。这表明唐律(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的良性发展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杜绝了财政收支中的违法乱纪D.重视对官员行为的规范治理
2023-05-14更新 | 2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