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18904159
地图中的世界观念。

从地图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1)图1和图2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2)直接影响如图3绘制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远征B.郑和七下西洋
C.迪亚士绕过好望角D.哥伦布到达美洲

(3)促成如图4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选)(     
A.新航路开辟B.蒙古西征
C.启蒙运动D.明代解除海禁
E.早期西学东渐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2023·上海·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2019-01-10更新 | 4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海洋”与“陆地”欧洲文明依托海洋孕育、生长,中华文明则在大陆发展并坚守着。15世纪西方开辟新航路,中国却固步自封。“陆地”与“海洋”渐行渐远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2)概括材料二中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后,“陆地”与“海洋”“渐行渐远”的理解。
2019-11-06更新 | 2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丝绸之路示意图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受命“凿空”通西城,汉朝同西域各国、各民族间开始大规模的交往活动。西方新奇的物种大量流入中原,中国的特色商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引自习近平《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上A所在的城市名称、F所在的帝国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凿空”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初自西而东开辟进入亚洲新航线的葡萄牙航海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以来“绿洲古路”遭到遗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理念。
2022-05-31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