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4 题号:18908072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3年9月27日,他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甚至强调:“所以服从我,就是服从我所主张的革命,服从我的革命,自然就是服从我。”孙中山如此言行的首要目标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结束南北对峙局面
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D.增强党内的凝聚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华民国建立后,经过广泛选举,选出参议员274人,众议员596人,组建成首届国会。如表反映了首届国会的运作时间。该表反映出民国前期(        
时间召开时间解散
1913年国会在北京召开1914年由国会选举的总统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6年首届国会复会1917年张勋复辟,再次解散国会
1922年再次恢复首届国会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国会正式解散
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B.军阀割据影响国会运作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军政对民主建设作用有限
2023-04-17更新 | 3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赋予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纷纷出现。女性参政风潮的出现(     
A.体现参政主体的多样化发展趋势B.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产物
C.推动政府立法改变对女性的歧视D.表明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普遍认可
2023-03-17更新 | 4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该学者意在(     
A.责任内阁制的设立是民国政治的大倒退
B.“二元化政体”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C.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D.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
2023-11-09更新 | 4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