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6 题号:190638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区,能否把王朝国家的统治深入到边疆地区的关键,是处理好王朝国家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历代王朝有一个基本的倾向,重视对中心区域的治理,通过对中心区域的治理而影响边缘区域,强调“欲理外,先理内”,“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且“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同质化的政权体系从中央延伸到边疆基层,中央人民政府得以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的直接治理,彻底终结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松散的“中央——边疆”关系。针对边疆地区的落后状况,党中央将边疆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局,举全国之力对边疆进行援助和扶持。边疆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中央政府不断充实和调整边防力量,不断夯实保障边疆地区安全与稳定的群众基础,总体上实现了边疆的稳定。同时,党中央将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结合,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维护了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这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边疆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吸收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积极因子,逐步探索出的一套现代国家边疆治理的“中国方案”。

——摘编自陶砥《现代国家陆地边疆治理的“中国方案”》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原王朝边疆治理的核心问题及方略,并简析其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现代国家陆地边疆治理“中国方案”的内容及蕴含的政治智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缝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阕、筑亭障以逐戎人…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至辽东,延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

——摘编自《史记》

材料二 唐太宗对归附的边地民族,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内附各族部落中设置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特殊行政区划。还通过册封、和亲、互市等方式维系民族间的友好关系。据考古发掘,西域焉地区发现小米、高粱、麦粉、胡麻及铁犁、铁镰、石碾硙等生产工具。一些民族逐渐从游牧生活向半定居生活转变,开始营建城市,修筑宫殿。于此同时,唐期每年从边地輪入大量马匹、牛羊等桂富,以满足军事、文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胡族的生活习俗、歌舞器乐等也成为盛行于时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主编《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大力提倡“五族共和”。…进入1920年代、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明显地以争取建立世界各国各民族平等相处的国际新秩序为主要内容。

——摘编自耿云志《孙白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流变》

“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观念相件而生、同步形成。具有民族聚合体和国民共同体双重属性的“中华民族”成为与国家疆域相一致的符号表征。通过民族认同与国家政治认同的有机结合,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道义与法理基础的国家伦理。

——杨宇泰《铸牢中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北部边疆面临的威胁及秦始皇的应对之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名称及使用时期,根据材料三指出1920年代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及实践努力。②新中国成立后体现“民族认同与国家政治认同的有机结合”政治制度是什么?
2022-03-24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者,信也”。方寸大小却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古代私印通常用作“祈祥厌胜之配饰”,战国、秦汉时人们就会择言语制成印章,汉代曾流行在正月卯日佩带刚卯、严卯双印以避邪痛的风俗。

——摘编自沙孟海《印学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印章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功能或价值不少于三种,且不得与材料中的“祈祥厌胜之配饰”重复,分别阐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19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张骞的“凿空”,使中国开辟了通往中亚、欧洲乃至更远地区的大陆交通线。东汉时期,甘英就是在张骞“凿空”的基础上到达波斯湾的。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水陆并进。辽宋夏金时期的对外交往主要是通过海路实现,中国对外交往进入繁荣阶段。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输出的大都是传统产品,如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这种输出主要不是商品交易,而是赠予行为。隋唐时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随着朝鲜、日本和西亚、南亚的使臣的往来而传到各地。同时,中华文化又不断地汲取各地的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辉煌。

——摘编自夏克传《中国古代外交规律性认识》

材料二   1861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事常设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1862年起,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与外事人才。1864年,总理衙门拨银刊印《万国公法》“以助中国外交因应之参酌”。1871年,清政府在《中日修好条规》中成功删除了日本原本要求的“利益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曾纪泽在1878~1885年间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三国公使,是“中国近代派遣到国外的最成功的一个外交家”。他提倡开放、通商互利,主张利用公法、采用西礼等。1898年,总理衙门奉旨“参酌中西体制”,制定款接外宾章程,并“照会各国驻京公使”。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就中国而言,经历了一个由“体系外国家”变成“体系内国家”的艰难过程。

——摘编自姜德琪《中国外交近代化内在成因分析》

材料三   邓小平在对外战略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调整国家的外交政策……习近平外交思想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中国政府越来越把和平发展由对国际形势发展基本趋势的判断转化为自己的长期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参与国际秩序的中国外交实践从服务自身发展逐步向承担大国责任转变,追求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秩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旨在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而其根基所在便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摘编自何奇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至明朝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成因,并说明其国际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战略演变的内在逻辑。
2024-01-31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