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9817069
秦朝时,已有针对民间借贷行为的专门法律。如针对抵押借贷的问题,秦简《法律问答》中即规定:“百姓有责(债),勿敢擅强质(以人身为抵押),擅强质及和受质者,皆费二甲(处以价值相当于两副战甲的罚款)。”这一规定(       
A.侵犯了债权人利益B.利于保护小农经济C.阻碍了货币的流通D.带有奴隶制的残余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从法理学、法律史学角度研究董仲舒,学界更为熟悉的主题是“春秋决狱”或“经义决狱”。所谓“春秋决狱”,就是把《春秋》作为裁决个案的依据。这表明(     
A.儒学成为汉代司法审判的唯一依据B.汉代儒学吸收了先秦法家思想
C.《春秋》经义是汉代重要的法理理念D.《春秋》经义推动汉代司法进步
2024-01-21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司马谈临终时写下家训《命子迁》嘱附司马迁,在自己死后要继承未竟事业撰写史书,并告诫道:“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据此可知,这一家训(       
A.提出了史书撰写的方法B.形成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史学观
C.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D.阐释了儒学关于“忠孝"的全部含义
2023-02-23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汉代《王杖诏书令》记录了如下案件:“汝南郡男子王安世,坐桀黠,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古代死刑的一种)。”这说明汉代(      )
A.令不具有法律效力B.采用严刑峻法治国
C.重视优抚高龄老人D.教化已与法律合流
2024-04-12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