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王权、教会与城市 > 中世纪教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200505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社会的多样性:当时西方新的多样性社会的组成部分有以下这些:取代皇帝的命令而起的独立教会,代替帝国当局的一群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罗马时期奴隶种植园、各自开垦荒地的自治的采邑,不久后以其来自城市的有独特力量而于贵族、高级教士、最终于君主颇为不利的新兴的商业阶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1)依据材料一,选择一个恰当视角,对欧洲社会成员的构成进行分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庄园的基本特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在此之后,人文主义的思想家们面对东方的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特别是面对重新发现的光辉灿烂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对公元6世纪以来中世纪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满,把占居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经院文化,特别是它的粗陋的语言风格和僵化的逻辑形式斥为“野蛮的”,相反却十分崇尚典雅富丽的古典文风,把古人奉为权威,崇拜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天主教会奉行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扼杀异端的做法,更使他们把中世纪视为一片黑暗。

——田薇《关于中世纪的“误解”和“正名”》

史料二   在整个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思想的统治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加上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形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宗教纷争。在封建社会内部,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外,还存在着教徒与非教徒之间,拉丁语系和条顿语系之间,君主和教皇之间,僧侣与平民之间以及天上与人间,肉体与灵魂,国内法与世界法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史学观点通常把这段历史当成是一段黑暗时代,是历史的倒退。

——肖雷《中世纪——黑暗时代?》

史料三   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博爱”观念在理论上(在实际上受很多局限)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耶稣的殉难,以及他在殉难时对迫害他、杀死他的人的宽恕,成为所谓“博爱”精神的象征。“博爱”精神既为信徒追求大的超越、神圣,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提供了舞台,也为信徒践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守则。基督教出现之后,千百年来折磨人、迫害人、摧残人、杀戮人的许多暴虐传统,才遭遇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反对、谴责和抵制,以对苦难的同情为内容的人道主义才开始流行。它广泛分布的教会组织,对中世纪动荡、战乱的欧洲社会秩序的重建,对于无数穷人苦难的减缓,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侯建新《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

史料四   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如果基督教消失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消失。

——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


(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中世纪社会黑暗的表现,并分析造成这种黑暗的原因。
(2)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基督教对欧洲的影响。
2023-04-23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衰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影响。
2022-06-28更新 | 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列举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指出西欧封建时代“二元对立”的内涵,并概括“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2024-05-10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