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20377508
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刘辉殴打流产,朝廷官员对如何处置驸马产生了不同意见。以尚书省为首的官员主张按父系伦理关系,以父杀子判处四至五年徒刑;以胡太后为首的门下省官员主张按谋大逆论处死刑。最终皇帝采取了门下省意见判处死刑。这一案件反映了(     
A.男尊女卑观念被打破B.法律儒家化进程曲折
C.皇权受门阀士族限制D.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西汉中期开始实行“春秋决狱”制度,即在处理无律文可依的疑难案件或依律文判处有悖常理的复杂案件时,以《春秋》等六经的经义作为裁判依据。“春秋决狱”的实行(     
A.体现了汉代法律儒家化B.树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C.规范和完善了封建法律D.确保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2023-11-23更新 | 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司法审判中,董仲舒为案件决断,把232个案例编成《春秋决事比》(判例法);没有类似案件时,他提倡儒经义理高于法律权威,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以儒经义理判决维护纲常礼教成其核心内容。这体现出(     
A.中华法系确立B.中国制定了最早的成文法
C.律令儒家化D.董仲舒法学家的杰出作用
2024-01-25更新 | 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律疏议》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此律条的“疏议”释义:“化外人,谓萧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该规定主要体现了唐代(     
A.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B.优容宽待的民族政策
C.儒法结合的法律体系D.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
2022-09-15更新 | 7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