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20440548
秦朝竹简的出土大大丰富了对秦律的认识,里面有: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罚或减轻刑罚;对服徭役迟至对不同情况区分对待甚至免于刑罚;广泛运用奴役、流放、财产刑等代替残害肢体的“肉刑”等内容。这反映(     
A.法律文明的进步B.竹简客观再现秦律全貌
C.社会转型的影响D.史书主观性强可信度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五服制度原属礼制的内容,晋律为“峻礼教之防”,将其纳入法律,作为确定亲属之间立嗣、继承、赡养等民事关系以及亲属相犯定罪量刑的根据。材料反映了
A.晋律核心内容为家庭关系的处理B.晋朝律法为古代礼法结合的典范
C.晋朝律令儒家化的特征较为明显D.五服制度是晋朝制定法律的基础
2021-12-14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这反映了(       
言论来源
(晋朝)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刑法志》
(北魏)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刑法志》
(南朝)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
A.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B.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C.律令的儒家化趋势明显D.南北方定罪量刑的标准趋同
2023-11-25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古代有许多朝代禁止宰杀耕牛。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盗牛。《唐律疏议》将屠牛行为分为“故杀”“误杀”“盗杀”,根据情节的不同,处罚不同。以上举措(     
A.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B.说明铁犁牛耕已经普及
C.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兼并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
2023-03-01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