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0440551
汉代改变了秦“四时行刑”的做法,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这主要体现的思想是(   
A.儒法并用B.民本观念C.无为而治D.重农思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礼记·曲礼》中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识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是以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这一记载表明儒学主张(     
A.儒家士人应投身于社会的基层教化B.法律应以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原则
C.通过礼可以很好的治理和教化社会D.君主治国应以仁义之心去感化民众
2023-02-19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要使他们的人民能够平静地过生活。他们要人人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对他人负有许多义务,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
A.法律就是一种礼制B.礼制本身具有强制力
C.礼制与法律相结合D.礼制意味着礼貌待人
2020-12-18更新 | 2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代刑事立法已经区分公罪和私罪了,也规定老弱病残可以减免刑罚;同时还规定同一国家的人在中国犯罪,按照他们所属国家的法律判刑,实行属人主义原则,而不同国家的人在唐犯罪则按属地主义原则处理。上述唐代立法规定主要表明唐代当时
A.法治思想充分践行B.对外交流较为繁荣
C.社会矛盾较为尖锐D.立法水平较为高超
2022-02-1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