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3 题号:205190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耕器具、水利工程、交通货运、医药卫生等成为中国古代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国家一方面通过控制盐、铁、丝、棉等战略资源以及专卖权和铸币权,来避免私人资本、豪强的垄断。另一方面,通过严密的政府体系来动员广大人力、物力,实施赈灾、救济,兴建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军事要塞等重大防御工事。古代举国体制还重视“乡钟之治”,以弥补皇权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缺憾。

——据吴飞等《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材料二   

国制科技举国体制简况
美国二战期间,总统直接领导“最高政策小组”,动员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合攻关,实施“曼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通过项目经理制在全国遵选科技人才,以研发合同动员市场资源集成创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大科学”攻关。
苏联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国家国防委员会下设科技委员会,建立众多的研究所、实验室和科学城,形成了“管理—科研—生产”的联合体。二战结束后,制定了优先发展原子能、航天等战略,打造了“政—军—工—科—教”一体化的国家科技体制。
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整合全国科研机构,构建起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为主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等文件,成立了中央专委,专门负责“两弹一艇一星”的研发。

——张宇等《科技创新中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举国体制的特点,并简析这一体制长期延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和中国三国科技中西体制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从唐一代,婚姻实兼重门第与科第,入宋以后,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占据了整个仕宦阶层的绝大多数,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同时“婚姻不问阀阅”也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

——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提取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变迁的信息。
(2)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解释材料二中的“变动”与“不变”。
(3)宋代“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影响了宋代人婚姻观,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婚姻观念的新取向。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15更新 | 2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权力制约原则,但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这种控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规范行政权力的法律、法令。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能、官吏的职责权限以及公务运行等做出了具体明晰的规定。从根本上说,行政法律规范的确立就意味着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有些规范看起来是确认了官吏的等级特权,但是换一个角度分析,它们也是限制官吏特权的规范……另一方面是其他机构(尤其是监察机构)的监督……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有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

一一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并通过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作为最高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城邦年满20岁的公民组成,其职权包括选举和评审政府官员、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收入与开支、决定宣战与媾和、缔结或解除盟约等。例如,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就是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同时,在公民大会之上,不存在任何形式上或实际上的权力机关,国家一切机构和官吏,如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公众法庭、十将军委员会以及执政官等,都隶属于公民大会。

一一摘编自禹露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是如何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作用。综合上材料,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不同之处。
2020-09-07更新 | 2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强大的创新性,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样态。从源流上来看,中华民族自始便是多元的,民族文化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的常态。博采众长、有容乃大,是中华文明诞育之时便携带的文化基因。正是在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互联、重构融合中,打破了原生性民族的封闭性、保守性和落后性,不断促进中华大地多元民族群体的交流融合,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朱军、张兰《论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抄袭材料中的案例)
2024-05-24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