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20521695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举行了一系列的悼念活动,社会各界的反应相当强烈,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都踊跃参加,人数之多,涉及社会阶层范围之广,都是民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国民党的做法意在(     
A.宣扬三民主义思想B.建构统治的合法性
C.推动国民革命进程D.激发民众参与政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该现象突出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政党实践以失败告终
C.政党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2024-01-29更新 | 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统计,民国初年新兴的公开党(会)共有682个,其中政治类的就有312个,有人甚至认为“今日之中……实乃由党、会、社诸团体集合而成之中国也。”这一现象(     
A.实践了自由民主政治原则B.得益于封建制度的根除
C.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D.促进了责任内阁制形成
2022-10-28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仅仅在这一个多月前,同盟会还坚决抵制内阁制,主张总统制,但随着临时参议院改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立即改弦更张主张内阁制。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国会只是党派争权的工具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革命派没有得到美国支持D.同盟会缺乏统一的领导
2022-12-22更新 | 3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