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隋唐的统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08721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不论其他而只从内部看,中国史是反复实现、重新政治统一的一长串奋斗过程。中国本土的复杂地形、多样的文化和语言,以及持续变化的汉人族群,使维持国家统一并不是一件简单、自然的事情。

——摘编自【美】贺凯《帝制时代的中国》

材料二   《新唐书》说,“唐之官制”“大抵皆沿隋故”。中枢官制,设尚书省,有尚书令一人,“掌典领百官”“共议国政”;尚书省有左右仆射各一人,掌统理六官;令、仆之下,设六尚书: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设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凡官爵废置、刑政损益,皆授之于记事之官。既书于策,则监其记注焉。凡文武职事六品已下,所司进拟,则量其阶资,校其才用,以审定之。若拟职不当,随其优屈,退而量焉”。设中书省,“掌军国之政令”“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设秘书省,掌管统籍图书之事。设殿中省,教管皇帝衣服、用品及日常生活等事。设内侍省,均以宦者为之,掌官内侍奉及宣达制令。以上六省,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为最重要。三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加强封建政权。

——摘编自臧云浦、朱崇业、王云度《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史上实现“重新政治统一”的封建王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代中央行政中枢的运行机制。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唐地方层级都发生过从二级向三级的转换,二级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央直接管理地区过多,负担较重,于是增设州等层级,协助中央对地方的监督、管理。但增设的层级,往往容易变成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引发割据问题。

宋代的统治者发展了“虚三级”的体制,即路、州、县三级。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与州牧、藩镇节度使不同,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地方事务一分为四;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路,这虽然容易造成管理的复杂和混乱,但是不容易导致地方长官权力过于集中;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宋代地方制度的设计,体现了“防弊”与“分权”的原则,使宋代的地方政府虽是三级制,但没有造成东汉末、唐后期地方割据的情况。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角度,归纳宋代的路与汉代的州、唐代的藩镇的异同。
2023-11-10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下表是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古代民族关系设计的研究思路:

时期主要特征
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各民族走向交融,华夏认同出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加速内迁,民族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中华民族大交融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版图奠定,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定型
根据研究思路请为该学习小组设计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17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瓶颈定律

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秦、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它们各自终结了一段长期的纷乱局面,统一中国,并开启了继之而起的汉、唐盛世,但是它们却都无法通过瓶颈危机的考验,黯然消失于历史舞台

——柏杨《秦隋论》


问题
(1)秦、隋“各自终结了一段长期的纷乱局面”分别指什么?
(2)结合所学,概说秦朝“无法通过瓶颈危机”的原因。
(3)怎样理解是秦隋开启了汉、唐盛世?
2020-03-15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