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5 题号:20880449
睡虎地秦简中有一个案例:“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谒杀,敢告。即令令史己往执。”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法律遵循轻罪重罚原则B.连坐制度影响深远
C.国家法治渗透伦理观念D.开启礼法结合先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据如图可知,中国古代的法律建设(     
A.有效地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体现了文明在传承中发展的规律
C.推动了民族之间平等关系的实现D.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
2024-03-15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
A.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立法原则B.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
C.有利于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D.标志封建法制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2021-05-23更新 | 7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朝《杂令》规定,家庭财产须由家长作主,如不经家长授权或同意,其子孙弟侄对其财产私自进行任何变更都是非法的,要受到法律制裁。据此可知,唐朝
A.在法律上不承认财产私人所有权B.注重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
C.财产继承和分配的宗法观念浓厚D.政府可任意剥夺私人财产
2020-12-20更新 | 4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