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208901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献创作者.相关历史事件
A.《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陈独秀①西安事变
B.《自卫抗战声明书》国民政府②遵义会议
C.《第三国际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马林③井冈山根据地
D.《东望》杂志王以哲将军题词(民国251220日)东北军67军参谋处④国民大革命
E.《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中共中央政治局⑤抗日战争
F.《在国民党一大上的发言》李大钊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G.《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罗家伦⑦新文化运动
H.《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⑧五四运动

(1)从表的Ⅰ栏中选出三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B—⑤,示例不得作为答案)。
(2)从已配对的三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对那些专心学术的士子重点培养,在福州讲学时得黄直卿,南康得李子敬,非常高兴。朱熹率门人与张栻会讲于岳麓书院,陆九渊及门人也来到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会讲,阐释“君子、小人”、“义、利”。书院会讲,双方到会的门人弟子众多,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问难。朱熹以传播理学为己任,稍有松弛懈怠便感到心中愧疚自责。以至于朱熹去世前还手书其子和门人范念德等人“拳拳于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

——摘编自王晓龙《略论宋代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

材料二 在德国,所有早期建立的大学,包括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以及15世纪反映学校的世俗和教会捐助人文化和政治愿望的新建大学迅速发展。许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经院式课程。年轻的英国人、德国人、荷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造访大量位于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帕维亚、锡耶纳和比萨以及少量位于费拉拉和佩鲁贾的意大利大学,对这些文化源泉进行智力上的朝圣之旅。

——易红郡《近代早期西方教育演进的逻辑》

材料三 1916年2月,新文化人士易白沙《孔子平议》一文中指出:“不知汉高帝、武帝、魏文帝、皆傀儡孔子,所谓尊孔滑稽之尊孔也,典礼愈隆,表扬愈烈,国家之风俗人心学问愈见退落,孔子不可复生,安得言词拒绝。”当袁世凯亲率百官到孔庙祭孔,到天坛祭天时,其伎俩立即被人们识破,被指为“借祀孔子之名,为收抬人心之具,行帝制复活之实”。当时从康有为、辜鸿铭到林琴南,都极力推崇孔孟之道,反对革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给予了有力的抨击。他们肯定康、林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但对康、林等人尊孔守旧,抱定孔子学说不放,则认为是极端错误的。

——摘编自魏宏运《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举措。指出朱熹身上所体现的传统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批判的对象,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批判”产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2023-12-14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推动了思想领域的革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长文中提出了“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的观点,指出中国“宗法社会以家庭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表现出强调服从君父、移孝作忠的权威主义特质。最后结论是:“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摘编自孙邦金等《陈独秀的家庭伦理观与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

材料二   1922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发表对时局的主张,肯定了辛亥革命,认为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评价辛亥革命。

——摘编自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话语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家族本位主义”形成的历史原因,简析陈独秀探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用关键词概括中共中央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角度。结合所学,分析上述认识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3-08-28更新 | 1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新青年》的演变】

《新青年》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重大、意义最深远的一份杂志,曾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材料一   《新青年》封面设计的演变如下图所示。

119159月《新青年》的创刊号封面。杂志封面构图由一字排开、两两成群的青年人,法文“LAJE-UNESSE” (新青年)字样,英国传奇人物卡内基的头像和刊物出版商三部分构成。

219186月《新青年》的“易卜生号”封面。此期杂志主要介绍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及其创作。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他创作的《玩偶之家》尤其受国人喜欢,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甚至成为一代青年人的偶像。

192051日的《新青年》专门辟为“劳动节纪念号”(图3),刊登大量反映工人生活、工人运动的文章,关注社会底层大众。本期杂志以红色为底色。

41923年中国共产党恢复出版的《新青年》季刊封面,封面中一只挥舞着红旗的手从黑暗的牢笼中伸出来。

——摘编自熊权《〈新青年〉图传》

材料二   《新青年》所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形成了所谓的新建构的“价值层级”的最高层,即使它们实际上没能被大规模落实,但是这个新标准悬在那里,此后许多人心中不敢质疑它,或认为理想上应该朝它们努力迈进,《新青年》的历史意义即在于此。

——摘编自新华网《〈新青年〉90周年纪念: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新青年》两个封面设计说明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建构的‘价值层级’的最高层”是什么,并分析《新青年》的历史价值。
2024-04-03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