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12300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的统治者大多来自法国,两国间没有明确的国家政治边界,甚至英国连统一的民族语言都未形成。13371453年百年战争中,“清除英吉利语言,会遭上帝的谴责”“英格兰应当是英格兰人的”之类的口号,迅速流传。战争结束后,市民阶层迫切要求建立统一的度量衡、规章制度、国内市场,需要依赖于王权的强大。另一方面,国王在财政上和政治上需要市民阶层的支持。于是,市民阶层与王权结成联盟,并在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中,王权最终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533年,亨利八世制定并颁布《上诉法》,宣称“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并一向为世界所承认,受一最高首脑国王之统治”,并通过托马斯·克伦威尔所实施的政府改革,使英国国王的宗主权最终变成了统一的政治权力,英国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摘编自陈昀岚等《从战争和改革的视角看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

材料二   1834年英国政府所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遭到了工人集会的反对……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约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表明贫困问题已超出个人慈善组织的能力范围,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涌现,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而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一个结果,就是促使19061914年自由党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1911年的《国民保险法》确定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二十世纪中后期,由高福利带来的“英国病”日益严重。19711979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总额达到支出总额的10.3%,达到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5%,通货膨胀最高时曾经达到25%,国债规模也急剧扩大。……英国的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该部是政府部门中最大的机关,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

——据刘成《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沿革》等整理

材料三   1978年后,中国逐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改革目标由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为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过渡为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中国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以来,政府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为“使市场在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摘编自李扬、武力《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14—17世纪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简述中古西欧国王和教会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初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并简述二十世纪中后期“英国病”的典型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演变。结合所学,分析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变化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行“什伍连坐法”。汉代“编户齐民”,编制户籍以征收人头税,分派兵役、力役。唐代中期以后编制户籍主要依据转向田产,淡化人丁。宋元明清户籍沿续此法。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材料二   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

年代大事记
1495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情者,救济贫民。
1785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

材料三     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英国近代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的原因。
2023-03-20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当时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产者阶层,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劳工的政策。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工人阶级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通过《镇压社会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意图扑灭在德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另一方面采纳新历史学派关于劳资合作和社会改良的主张,通过构建社会保险立法包括社会救济、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1881-1889年间,德国制定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1923年和1927年,德国又先后制定了《帝国矿工保险法》《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基本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摘编自汪连新、杨建海《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失业使千万个家庭陷入饥饿与贫困之中,老年人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储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总统推行了扭转危机和缓和矛盾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法的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跨了一大步。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以老年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第一次在一部法中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内容。

——摘编自杜长宇《中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差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向老幼、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按时赈济日常生活用品,在两汉时期的已成为常制。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几乎每个皇帝都多次下诏“赐高年帛”、“赐高年米”、赐“个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疮、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粟”。据统计,两汉关于这方面的诏令多达80多条,平均不到5年就有一次,是各种诏令中最多的一种

—吴晓林《中国古代社会对老弱群体的救济与启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汉对弱势群体进行赈济的条件及影响。

材料二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2017-07-04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