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宗教伦理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21307315
有学者认为,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法律观念在中世纪发生了从世俗主义、理性主义向信仰主义的一系列转型。在观察社会政治法律问题的出发点上,用上帝代替人类,用信仰统辖理性;在讨论的中心问题上,用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代替了古典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该学者认为这一系列转型(  )
A.弱化了世俗政治的地位B.结束了理性主义的统治地位
C.使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D.促进了政权与教权走向分离
【知识点】 宗教伦理与教化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宗教改革引起了教义上的争执,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分裂,迫使争论不休的各宗教派别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教会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宗教改革
A.使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B.有效提高了大众的识字率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消除了教派间的教义分歧
2021-02-01更新 | 7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7日内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马丁・路德认为社会应由国王、诸侯、贵族来统治,“人与人是不能平等的,一些是自由的,一些是被人奴役的,一些是领主,另一些是臣民”。这表明了马丁・路德
A.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B.并未真正践行“因信称义”
C.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D.依然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
2021-05-18更新 | 5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