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566917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述东汉时写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天下。”这表明(     
①郡县由中正官依据德行和家世选拔人才
②东汉王朝在国家治理中重视教化风俗
③匈奴逐渐汉化,民族交往交流得以推进
④汉代理学兴起,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律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护有相应的规定。例如: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唯不幸死而伐棺椁者,是不用时”;规定禁苑“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者,勿敢杀”。由这些规定可知该法 (     
A.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用性
C.注重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D.体现轻罪重罚的法治思想
2022-11-28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五代会要》载:“长兴二年(931)八月敕准仪制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于道路分明刻牌,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晓示路人,委本界所由官司,共加巡察。有违犯者,科违敕之罪。”这可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的加深B.儒学思想融入法令
C.长途贸易的繁荣D.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2024-05-15更新 | 2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东汉以来(除元朝外),中国法律禁止人民私自复仇。从主权来讲,国法断不能将杀人权交给人民,凶犯只能接受国法的制裁。但私自复仇的风气仍很兴盛,许多人宁可挺身受刑,决不肯因怕死而忘仇不孝。一般的舆论(包括读书人)对复仇者同情和赞扬,就连有司法责任的官吏也是如此。这说明(     
A.民间私自复仇的行为受到法律的鼓励
B.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处于矛盾的地位
C.人民可以不经法律的审判而私自复仇
D.社会舆论决定法律对私自复仇的审判
2022-03-27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