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21600967
唐朝《捕亡律》“知情藏匿罪人”条规定,藏匿罪犯的亲属因尊卑关系的不同而处罚不同,卑幼的隐匿行为,尊长虽知情纵容,但是仅论卑幼的罪名,而对于尊长隐匿罪犯的行为则可以减刑甚至免罪。这一法律规定(     
A.损坏了法律权威B.确保了司法公平正义
C.彰显了儒家伦理D.巩固了特权等级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律·杂抄戍律》载:“遣戍,同居毋并行(家中男丁不同时服役),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汉简《二年律令·奏诫书》载:“有生父而弗食三日,吏且何以论子?廷尉等曰:当弃市。”这表明秦汉时期(       
A.儒家伦理道德已渗透至法律中B.政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C.政府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维护纲常伦理是王朝立国之基
2024-01-11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隋书·刑法志》载:东晋成帝时庐陵太守羊聃一次冤杀近二百人,激起民愤,但羊聃因属议亲(八议之一,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规定)之列免死。这体现了当时
A.严格实行“仁政”B.制度规定很随意
C.法律庇护普通人D.刑法原则儒家化
2020-01-25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汉书·元帝纪》中记载汉宣帝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见,汉宣帝的治理思想为
A.恢复周礼B.儒法结合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
2021-12-23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