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2834168
明朝建立的前一年(1367年),朱元璋就颁布律令,并下令用通俗口语编写《律令直解》,普及民众。洪武七年(1374年)《大明律》发布后,朱元璋亲自编写《大诰》,兼有朱元璋对臣民的“训导”。1397年,朱元璋又颁布《教民榜文》,即圣谕六条,史称“六谕”。明朝类似的律令、规定(     
A.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律体例B.具有劝谕与禁约结合的特点
C.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D.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温州人项乔将明太祖“六谕”引入《项氏家训》。《项氏家训》共四十七条,前六条均是对“六谕”的诠释,内容则是“谨仿王公恕解说,参之俗习,附以己意”,但也添加了一些适应时代和地域的内容,并且更加口语化。这表明明代家训(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C.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D.注重迎合市民阶层需要
2024-02-02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南宋年间一出典人(卖主)想在土地典出多年后以原价赎回,而当时货币(法定交易要求使用纸币)已经大为贬值,土地拥有者不同意,因而成讼。法官胡颖认为“法意、人情,实同一体”,最终判决出典人以出典时的铜钱赎回。上述史料说明(     
A.当时纸币保值效果要高于铜钱B.法官司法审理中注重礼法结合
C.撰书作者并不认可法官的判决D.反映了南宋法制状况混乱不定
2023-01-07更新 | 2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颜钓集》记载:“《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这表明明律(     
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B.注重基层教化的作用
C.关注社会的人情冷暖D.强化法律法制的体系
2023-07-0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