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儒学的复兴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228480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如表为史书所记载宋代几位名臣良将事远。

姓名官职事迹
杨业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等。(业)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包拯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翻毁去。……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范仲淹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
苏轼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凤翔通判等职,并出任杭州、颍州、杨州、定州等地知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据《宋史》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03更新 | 36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以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中西文化各有体系,举大端而吕,从物质生活起,如衣、食、住、行,到集体生活,如社会、政治组织,以及内心生活,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维,牵牵大者,屈指可数。然相互间则是息息相通,牵一发,动全身,一部门变异,其他部门亦必变异。我们必从其复杂的各方面了解其背后之完整性。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有3个论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8更新 | 10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子了猛烈的批判,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儒学的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

——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儒学复兴”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23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