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22890077
存留养亲制度源于北魏,该制度是指:犯人直系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犯人所犯非十恶之罪,经过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犯人留下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这体现出(       
A.儒家文化对北魏的影响B.北魏刑罚制度日益严苛
C.鲜卑族接受了忠孝理念D.移风易俗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宋时期对奴婢、牲畜等“活口”交易有严格规定。《唐律疏议》规定:“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该法律规定有利于(     
A.维护买方的合法权益B.市场交易的规范有序
C.推动坊市制度的瓦解D.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
2023-10-28更新 | 3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律疏议》对监察官员受财行为的入罪门槛非常低,受财一尺即予处罚,而“一尺”的数额要求基本上等同于没有数额限制。《唐律疏议》的上述规定
A.强调对官员的轻罪重罚B.有助于推动吏治的清明
C.凸显监察官的政治地位D.逐渐杜绝官员职务犯罪
2021-09-26更新 | 3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中华法系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其确立的标志是(     
A.《秦律》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
2022-11-1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