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29421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所代表的学派。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

——《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山西省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

材料三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中华文明史》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况?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会给土地制度带来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2-10-06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提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 治者也。在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 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 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围 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 (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 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 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2)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2023-01-22更新 | 1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取得如此辉煌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文化的创造主体——刚刚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知识分子,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担当起拯救苍生的历史重任,重新构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

——摘编自周金华《从“百家争鸣”看春秋战国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

(1)根据材料一,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取得如此辉煌瞩目的成就”是指什么?其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概括孔子和老子主要主张。
(2)结合所学,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取得如此辉煌瞩目的成就”的影响。
2023-11-03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