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明治维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7 题号:3251743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鹿鸣馆

材料二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的扩展

史料一 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官僚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而非门第出身。于是,19世纪3040年代,官僚中间出现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由派官僚。自由派官僚分布在政府各部门,它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改革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俄国1861年改革既废除了旧的根本阻碍俄国前进的落后的农奴制度,又在此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为俄国的近代化构建了基本框架。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史料二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代替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史料一,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影响。
2021-08-1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医思想将复杂的生命现象简单的归结为阴阳和五行,是比较注意表象的,而不能真正认识疾病的本质,因此说中医是一种经验的集合。而西医是建立在细胞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是所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成,是相对微观的,一切力求具体,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系统科学.
——摘自《中西医比较》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掀起了废止汉医的思潮,而彼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青年鲁迅笃信新医学——西医。他认为:“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鲁迅《热风·随感录》
材料三   (日本医学)运动也给近代中国医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入而又旷日持久的论争。
——《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中医逐渐式微”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概括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医学改革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6-11-27更新 | 1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面对市场经济的波动,清政府坚持较为自由放任的货币政策,也没有提高货币的信用化程度与政府的金融干预能力。光绪十三年(1887年),洋务派官员张之洞奏请置办机械自铸银元,试图恢复政府货币利权、缓解制钱紧缩危机、堵塞纹银外流等,但此举并未对晚清的货币金融制度有根本触动。加之晚清时期国家控制能力的不断下降,货币主导权进一步下移,货币主权几近沦丧。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在承继德川幕府金融主导力的基础上,以国家力量强力主导货币金融制度的改革。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银目废止令》,将货币制度统一为金币本位。1871年,颁行《新货币条例》,宣布本位币称“日元”,在法律层面建立了统一的近代货币制度。井上馨领导的财政金融改革坚持通货紧缩政策,使得日本初步实现了货币制度的统一。大隈重信建立统一管理的纸币制度,国立银行得到飞跃发展,货币的信用化程度迅速提高。1889年,日本颁行《宪法》,以宪法巩固了近代的金融与财政制度。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赔款再次建立并稳固金本位制,真正实现了从幕府到明治初期“与万国并驾齐驱”的梦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仲伟明邱永志《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货币主权几近沦丧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明治政府货币金融改革与晚清的不同之处。从中日货币改革的不同结局,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知?
2021-04-0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