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363704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
材料二: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颁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急剧变化,间接税地位的提高势在必行,榷盐制的实施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五琦于乾元元年(758年)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榷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设立盐籍,建立特许生产制度,规定“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亭户所煮之盐要悉数交付监、院,再由官吏加价出粜,“斗加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设立盐禁制度,规定“盗煮、私市者论以法”。后世史家认为该盐法“夺灶户之利而官自煮之……夺商贩之利而官自卖之”。“州县人吏,坐铺自粜,利不关己,罪则加身”。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统治转危为安。在新的形势下,类似全面禁榷这种“战时经济政策”,就不能不加以调整了。“善知取予”的理财家刘晏就任盐铁使后,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五琦榷盐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第五琦榷盐法改革的作用。
2019-05-30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020-08-29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的年号。1566年,隆庆帝即位后倚靠高拱、张居正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罢除一切斋醮(一种道教仪式,筑坛设供,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阁、玉熙宫等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施新方面,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贪官给予罢免官职,“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蠲免救济,减少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隆庆新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新政的历史作用。
2019-02-21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