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明治维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406905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成与维新而后可。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日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据《时务报》第36册
材料二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太阳底下,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中在政治方面对外来文化是如何加以选择、加以过滤的?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的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预告图片,完成相关任务。

A 《刺杀希特勒》 B 《明治维新》 C 《偷袭珍珠港》

D 《再见,列宁》 E 《拿破仑》 F 《达.芬奇的一生》
(1)上面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文艺史研究范畴的话题是_ F 《达.芬奇的一生》

(2)话题B、C、D、E、F按史学时间先后排列,应为__ F-E-B-C-D
____________,其中主要属于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期范畴的话题是 BE________。
(3)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艺团体为考查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历史文化素养的试题。现请你从上面影视剧中挑选1个话题(除例题外),依据所学知识设计1个相关问题,给出参考答案,并从历史角度作出设计说明,向该网站投稿。
要求 a问题设计简洁明了,知识性强 b围绕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及评价
例:话 题:《再见,列宁》
问 题:东欧剧变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案:各国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欧洲政治版图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设计理由:《再见,列宁》反映了东欧剧变在民众中的影响,围绕这一主题作出如上设计。
① 话题———
② 问题———
③ 答案———
④ 设计理由—
2016-11-18更新 | 7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2018-04-08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金额(日元)利率
武士(1874—1876年)16 565 0008%
大名(1877年)31 412 4055%
大名和武士(1877年)108 242 7857%
神主(1877年)334 0508%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
2021-05-07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