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 清末新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7 题号:406989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01年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
1903年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
1910年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
1911年实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部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的这些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 清末新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次年,他们向朝廷密陈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1906年,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受到立宪派的欢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万世一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院不得干预君主。1911年,清廷宣布成立“皇族内阁”,暴露出“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清廷变得更为孤立。辛亥革命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宪制”的尝试最终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影响。
2021-08-23更新 | 1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变以后,中国面临自有国家以来未有之奇变,“育学兴才,实为当今急务”。1901年9月,清政府命令各省城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学堂,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并且鼓励自费留学。1903年1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汇奏能《奏订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1905年9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并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同年12月,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序列六部之前,并裁撤国子监,归并学部。1906年,清政府裁撤各省提督学政,另设提学使司,长官为提学使,统管全省学务,并归督抚节制。

——摘编自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教育措施的意义。
2022-01-14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的废止,等于将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支撑官僚系统以及促使儒家文化传承的制度根基突然铲除。它所带来的社会震荡、政治混乱和文化断裂等后果,远远超过清末士人的估计和想象。按照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和袁世凯上《奏请递减科举折》,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待最后一科中额减尽以后,即停止乡会试。可以设想,如果科举制真按原来缓废的计划到1911年才停废,而不是提前到1905年便立停,那么中国推翻帝制的革命肯定在辛亥(1911年)之后才发生,那就不叫“辛亥革命”了。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0-30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