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5 题号:567714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从19世纪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到19世纪末,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即殖民地的“全球化”而形成了世界历史的第一种结构形态——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3)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制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法国
1 876
3 485
英国
3 191
4 921
俄国
943
1 488

                                
——安格思 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系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2016-11-18更新 | 5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本人深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我想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全国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更加危险了。”原沙皇政府财政大臣康克林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时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就如同处于某种野蛮状态,如果同高度文明的民族发生冲突,就会成为大的“祸害”。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直截了当地声称:“我们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们比一等强国虚弱和贫穷,另外,我们不但在物质方面,而且在智力资源方面(尤其管理方面)比它们贫乏。”

——扎依翁契科夫斯基《俄国农奴制废除》

材料二   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官僚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而非门第出身。于是,19世纪30~40年代,官僚中间出现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由派官僚。自由派官僚分布在政府各部门,它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改革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俄国1861年改革既废除了旧的根本阻碍俄国前进的落后的农奴制度,又在此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为俄国的近代化构建了基本框架。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上层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9-05-26更新 | 2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 年的730 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 年的4680 万卢布。到90 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 倍以上。

—— 摘编自(苏)     BT. 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这名知识分子对农奴制的评价,对此你有啥看法?
2021-04-13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