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5965021

古代史家与思想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思想家与史学家代有迭出,并与其言论交相辉映。

(1)将下列人物与所在的朝代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①司马光②章学诚③司马迁④朱熹⑤孔子⑥刘知畿⑦董仲舒

朝代人物
东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清朝

(2)请将下列人物与其代表言论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人物言论

①孔子             A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②董仲舒          B善恶必书,斯为实录

③司马迁          C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

④刘知畿          D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⑤司马光          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朱熹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⑦章学诚          G存天理灭人欲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2017-10-17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宝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材料二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

侈而情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

材料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观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其主张对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2019-08-20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0-04-25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