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9 题号:6098891
唐朝中后期诗歌描绘的妇女形象中,有“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的农妇,有“更遭丧乱嫁不出,一生抱恨长咨嗟”的民女。由这些文学形象可以窥见
A.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灾难B.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
C.传统农耕经济的衰落趋势D.社会动荡导致的百姓困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清代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
2019-04-02更新 | 4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汉代《氾胜之书》中载有区田法,“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除平地外,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区种,天旱常浇之,一亩常收百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区田法
A.适应了小农生产的需要B.反映了岭南地区的开发
C.推动了牛耕技术的普及D.突破了精耕细作的模式
2020-04-03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由此看出自耕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B.具有脆弱性
C.千耦其耘D.男耕女织
2016-11-27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