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商鞅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6317658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申不害变法简表

时间背景主要措施结果
公元前351年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昭侯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整肃军兵,进行严酷军事训练;重视土地问题,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国力有所增强,但韩昭侯死后,韩国很快衰落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申不害变法进行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后期,楚国学者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tì)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篇》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秦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的历史作用
2021-10-08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分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一4-分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毁谤梭伦改革者的身份并分析毁谤者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的影响。
2017-11-22更新 | 1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材料三

材料四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探究】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他的称霸与管仲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3)李悝在变法中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魏国有何影响?

2018-03-21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