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72406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材料二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

——《清圣祖实录》卷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种制度下的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试分析该观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可知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不同,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地方上行中书省的设置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康熙帝在当时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设置的作用是什么?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017-12-15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的图1是秦朝中央集权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材料一中的图2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各自的职责并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9-01更新 | 1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者废除它……《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唐朝拟治理黄河,政府机构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联邦政府中的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的职权各是什么?就国会和总统为例说明:其彼此间是如何做到分权制衡的?
(3)有人认为这两种制度都是以分权制衡原则来保障民主、遏制专制的典范。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2019-11-11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