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8 题号:8765008
百家争鸣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材料二   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职,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材料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由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问题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哪几位思想家?
(2)依据上述材料和时代背里,请指出这些思想家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你认为哪一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指出:“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1)文中所涉及的“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当时在社会成员关系方面各有哪些显著特征?
(2)针对各自社会,儒佛两家的创始人各自给出了怎样的救世方案?
2020-06-18更新 | 3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2018-10-06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2019-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