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90921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德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及其附件,取得了强租青岛、在山东境内修筑铁路和优先承办山东事务的权利。1899年胶济铁路开始修建,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

1908年为便于运送丝绸和煤炭,津浦铁路济南站即济南老火车站开始修建,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车站由德国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负责设计,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式建筑群。由于其造型别致,设计精巧,很快便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是当时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还成为当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车站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济南老火车站

——摘编自《中国老火车站研究——以济南老火车站为例》

材料二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原址曾经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站。在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是英国纺织业中心。当时,大量的棉花从美洲大陆运输到英国海港城市利物浦,然后通过运河运输到曼彻斯特。棉纺织产品则通过运河再运到利物浦海港,并通过海运销售到世界各地。工业革命开始后,1825年,英国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由于是货运铁路,所以并没有正式的火车站。1830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商业铁路建成,随之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车站。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根据网络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济南老火车站建设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山东近代铁路建设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曼彻斯特铁路发展的原因。
19-20高三上·山东泰安·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商品贸易与大国兴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产业传播活动的中心是印度。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从印度向东传遍亚洲。特别是传入中国,使得亚洲在19世纪以前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元朝时,棉花在中国农村广为普及,事实上取代了苎麻成为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到明朝时,棉花生产大力发展,中国的农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原棉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其中一些纺织品还会被卖回北方,棉布生意甚至达到帝国商业额的四分之一。到17世纪,中国的男女老幼几乎都穿着棉布衣服。当中国人口在18世纪增加到4亿时,棉花产业仅次于印度,排世界第二。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立国之初美国人发现西印度的英法殖民地,棉花强势崛起,成为大宗出口商品。气候、土地,以及源源不断的黑奴构成大种植园的根基,这些要素可在美国南方完美复制。
18世纪末引种加勒比海岛棉和惠特尼发明轧棉机,使棉花逐渐占领南卡罗来纳、佐治亚、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那诸州。
1786年后英国机械化棉纺织业迅速扩大导致棉花价格不断上涨,联邦政府获得的西部许多新领土因非常适宜棉花种植,发展成新的蓄奴州。美国短时间购买17万奴隶。
1850英国的消费棉花有72%进口自美国。
1858面对废奴思潮席卷世界和美国,弗吉尼亚参议员詹姆斯·亨利·哈蒙德抛出著名的“棉花为王”论调,吹嘘说,一旦南北开战,不需要放出一颗炮弹,也不需要拔出刀剑,只消切断棉花供应,英国就会动员整个文明世界来拯救南方。
1861南方不满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上美国总统,挑起南北战争,南方邦联总统戴维斯打出“棉花外交”的王牌,期待英法支持,未能如愿。

——摘编自刘绪贻等编著的《美国通史》和黄绍湘主编的《美国通史简编》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棉花传入对中国元朝至清朝社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能够逐步成为“新兴棉花帝国”的因素,并扼要指出它对美国内政的重大影响。
2022-01-27更新 | 1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材料一   “自然科学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导致科学团体的建立。1662年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此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建立各自的科学院。科学和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欧洲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欧洲在近现代世界发展史上执牛耳的地位由此而得到确立。”

——徐新《西方文化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6、17世纪科学革命在欧洲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以往城市的规摸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合意。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019-08-17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下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   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017-12-21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