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93890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天人三策》(董仲舒回答汉武帝征问的三篇策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教化万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说明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三   严复认为:“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教育目标的制定受制于哪些因素。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表3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孙中山“五族共和”
毛泽东“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1-01-20更新 | 31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2-02更新 | 26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大”意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着深厚的基础。先秦是大一统思想的酝酿时期,大一统的制度、血缘、文化认同观念已经产生。战国时期,结束纷乱,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中期的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从此,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成为历代统治者共同的理想与目标。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根据材料,围绕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体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明所拟论题,阐述必须史论结合)
2019-07-1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