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22-02-01 32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如同日夜奔流汇入大海的滔滔长河,九曲十八弯,什么艰难险阻,什么B (碧波荡漾/惊涛骇浪),都会遇到。风浪xiōng yǒng中,如何应对,那就看我们自己拥有一种怎样的心境。如果拥有优雅、从容、zhì pǔ、淡然的心境,就必然会在C (千岩万壑/千山万水)的沟坎中,觅得流水转山回A 在车水马龙的xuān xiāo中,赢得繁星满晴空。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是_______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入B、C两处。
B处应填___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__
2022-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毕业之际,初三年级开展“笑傲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①【补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上联,围绕“读书与勤奋”话题,对出下联。
上联:学海绝无缺志人敢渡;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划活动】围绕“笑傲生活”的主题,学生会正筹划毕业生沙龙活动,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
示例:讲一讲学习历程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22-0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B.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自号“青莲居士”。
C.《醉翁亭记》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直接组合,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而变得更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而变得更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而变得更警策,充满哲思。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名著,其中总有一些人物、场景给我们以应对困难的启发。请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篇,结合相关人物、场景写出你从中汲取的力量。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水浒传》
2022-02-0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8. 用课文原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明]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②逐客:这里指作者已流落在外,就象被放逐一样。
9.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丰富的情感?
10.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作简要分析。
2022-02-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解释加点词语
长烟空:__________                 
暮冥冥:_________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_       
筹交错:____________
2022-02-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2. 翻译下列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022-02-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隐士方山子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①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②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③朱家、郭解:西汉时著名游侠,④宗之:崇拜他,以他为首。⑤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⑥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⑦矍(jué)然:惊讶睁眼相视貌。
13.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晚乃于光、黄间:_________
(2)见其所帽:___________
(3)过岐亭,见焉:__________
(4)余告之____________
1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此吴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5.说说“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意”这一句的妙处。
1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说说,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境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各是什么。
2022-0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A】

德国《焦点》周刊对外貌满意度的调查

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德国市场研究机构GFK最近公布的一次“全球外貌满意度”调查显示:年纪越轻,对自己的外貌越挑剔。在15—19周岁年龄段中有16℅的人表示对个人外貌不太满意,而在20—59周岁年龄段中,这一比例下降到12℅,60周岁以上年龄组则只有9℅。

【B】

培根《论美》片段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

“看脸时代”说颜值

流沙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现在或许更科学些,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它去掉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想,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还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

②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都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

③曾国藩是晚清大臣,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曾国藩却是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国之大器,相貌平常,行为平常,这就具有了文化上的艺术美感。

④网友们创造出来的“颜值”真的是一个极好的词汇,好就好在将一个人“指标化”了,一个人除“颜值”,自然还有“品德值”“文化值”“智商值”“情商值”“健康值”等等,综合起来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立体具象的人。

⑤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论证。

⑥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里面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使得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越发得到开发、锻炼。

⑦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地“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的,可以让人去称道的东西,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然后才是,这个人长得还可以。

17.请筛选出材料【A】中的主要信息。
18.材料【B】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9.材料【C】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回答:应怎样正确地看待“颜值”?
2022-0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有本心

丁立梅

①喜欢一切的花草树木。

②我以为,所有的草木,都长着一颗玲珑心,天真无邪,纯洁善良。

③没有草木是丑陋的。如同青春美少女,不用梳妆打扮,一颦一笑,散发的都是年轻的气息,清新迷人,无可匹敌。

④草木从不化妆。所以花红草绿,都是本色。我们常说亲近自然,其实就是亲近草木。我们噼里啪啦跑过去,看见一棵几百年的老树要惊叫,看见满田的油菜花要惊叫,看见芳草茵茵要惊叫。草木却不惊不乍,活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⑤草木也从不背叛远离。你走,草木不走。你遗忘的,草木都给你记着呢。废弃的断壁残垣上,草在长。游子归家,昔日的村庄已成陌生,他找不到曾经的家了。一转身,却望见从前的那棵老槐树,还长在河畔。还是满树的青绿,树丫上,依旧蹲着一只大大的喜鹊窝。天蓝云白,都是昔日啊。他的泪,在那一刻落下。走远的记忆,都走了回来,他童年的笑声,仿佛还在树下回荡,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感谢草木!让人的灵魂找到归宿。

⑥每一棵草都会说话。它说给大地听。说给昆虫听。说给露珠听。说给小鸟听。说给阳光听。喁喁,喁喁。季节的轮转,原是听了草的话。草绿,春来。草枯,冬至。

每一朵花都在微笑。一瓣一瓣,都是它笑的纹,眉睫飞扬。对着一朵花看久了,你会不自觉微笑起来,心中再多的阴霾,也消失殆尽。这世上,还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呢?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不如向一朵花学习,日子笑着过。

⑧新扩建的路旁,秋天移来一排的樟树。可能是为了好运输,所有的树,一律给削去了头。看过去,都光秃秃的一截站着,像断臂的人,叫人心疼。春天,那些树干顶上,却冒出一枚一枚的绿来,团团的,像歇着一群翠绿的小鸟,叽叽喳喳,无限生机。满满的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扑到我的窗前,我才发现,秋了。

21.在作者眼里,草木的“本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22.第⑧段中画线句对樟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3.体悟文本,揣摩语言。
⑴第⑤段画线句中的“依旧”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⑵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品味第⑦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2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联系自身实际,简要阐述: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如果站在人生的低处,所见一定有限。而一旦我们攀到人生的高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心胸一下子敞亮了,境界一下子高远了。我们的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就会因此而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也会因此而改变。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我的人生新高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22-02-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七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2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翻译
2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85成语和熟语  标点符号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综合性学习
40.65对联  活动设计
三、选择题
50.85文学常识综合
60.65艾青(1910-1996)  中国诗歌  《艾青诗选》
四、名著阅读
70.65《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水浒传》  开放性作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诗歌鉴赏
9-100.4顾炎武(1613-1682)  诗
七、翻译
110.85文言实词
120.85文言文翻译
八、文言文阅读
13-160.65苏轼(1037-1101)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九、现代文阅读
17-200.65新闻  非连续性文本  立论文
21-240.85散文  丁立梅
十、作文
25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