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 七年级 期中 2018-05-22 4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pǔ)育   (jiǒng)乎不同       愧作                    惊涛澎湃
B. (bié) 扭       (xiǎn)为人知       热(chì)     妇儒皆知
C.(yān) 红       (qiè)而不舍        (tiè)       沥尽心血
D.笨(zhì)        流离(pèi)               (jì)                  锋芒必露
2018-05-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个小偷在公交车上扒窃时被乘客识破并扭住,他义愤填膺地辩解说:“我只不过是把手伸错了口袋,不是故意要偷!”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2018-05-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B.⑥③①⑤②④C.③⑥①⑤④②D.⑥①③⑤②④
2019-01-30更新 | 85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2017-09-14更新 | 49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巴中卷)语文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B.“貂锦”的意思是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C.“丧胡尘”是说五千精兵战死他乡,表现战斗的激烈和伤亡惨重。
D.三、四两句直接写战争所带来的悲惨景象。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B.“可怜”和“犹是”,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作者对深闺妇的讥讽。
C.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深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
D.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
2018-05-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 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樵牧:打柴放牧。②志:崇尚。   ③周:接济。④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 ⑤治如:恬淡无欲的样子。 ⑥里居:住址。⑦殣(jǐn):饿死的人。 ⑧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四方/从学者甚众B.四方从/学者甚众
C.四方从学/者甚众D.四方从学者/甚众
9.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
(1)辍(         )            (2)食(            )          (3)或(           )
10.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选文,请你对罗伦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2018-05-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权曰:“ __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 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7)见其发矢十中八九,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
2018-05-2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有删改)

13.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4.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2)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16.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17.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2017-10-13更新 | 160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校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 徽

余 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同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

⑩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8.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            )——放贼——送鱼——(            )
19.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__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21.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盗贼放走的做法吗?
22.“我”家已经有了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23.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曾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时热泪沸腾?是否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请结合本学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自选文体;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16-11-18更新 | 142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广东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12,23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字形
20.65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衔接与排序
50.65修辞手法
二、诗歌鉴赏
6-70.4
三、文言文阅读
8-110.4历史事件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3-170.65散文
18-220.4小说
六、综合性学习
230.4情境补写  文段综合
七、作文
240.4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