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 七年级 期末 2021-04-06 6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职(xùn)     (niàng)   (ài)     轻怕重(niān)
B.塌(tān)     (sè)        临(lì)     堂大笑(hōng)
C.抽(yè)       (niǎn)     (tuì)   人迹至(hǎn)
D.怂(yǒng)   (mì)        怪(chēn)   团花锦(chù)
2021-03-2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彰显       滋养       引领B.彰显       养育       引发
C.显露       滋养       引发D.显露       养育       引领
2020-07-20更新 | 2918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
2021-03-2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长沙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换成坐的姿势。(“匍匐”“姿势”都是动词)
B.汉语中有很多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如“奋不顾身”“麻木不仁”。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轶事。
D.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虽然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2021-03-2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6.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答题卡上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庄、整洁。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学校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
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 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嘹亮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5)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最能表明君子之行的语句是:__________
2021-03-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掌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江上》董颖


【注释】①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掌: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2021-03-2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自《狼》)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 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0.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目似             (       )
(2)一狼其中       (       )
(3)相数十步       (       )
(4)甚仓皇          (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小狼二。
D.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13.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有何不同?读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2021-03-2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②“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④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15.第②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16.第③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17.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官员”、“两个骗子”都因为什么而快乐?
2021-03-28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环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氲,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8.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3
14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5
26

19.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20.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21.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22.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2021-03-2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1)“这样的你,真美”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选材得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代替。
2021-03-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4. (2)“我的_____之旅”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③内容具体,选材得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代替。
2021-03-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字词书写
1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字形
20.65近义词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现代汉语实词
90.85
二、字词书写
60.94汉字临摹
三、语言表达
70.65活动设计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10-130.65蒲松龄(1640-1715)  文言实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小说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4-170.65童话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词句理解与赏析  描写方法
18-220.65散文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词句理解与赏析  标题含义
七、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