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7 题号:106947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且欲与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约束)
C.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鸣之而不能其意(沟通)   其生气(抑制)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故有名马(连词,即使)B.马也(代词,这,这样)
C.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D.梅曲为美(介词,凭借)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2020·湖北荆门·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①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②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③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④瑶琴:饰以美玉的琴

【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关于诗文作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作者都是唐代的人。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C.岳飞字鹏举,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的代表作品有《满江红·怒发冲冠》。
D.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执策而之:靠近B.欲将心事瑶琴:辜负
C.欲无舟楫:渡D.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3.请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
4.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马说》中画线句子
5.《马说》和《小重山》一文一词,却表达出共同的思想情感,你能谈谈这种情感是什么吗?
6.【丙】诗的颔联是千古名句,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句诗所写的美景?
7.【丙】诗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写这首诗给张九龄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3-07-24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班级开展主题为“对话先贤 引领成长”的人物采访活动,请完成以下采访准备。
任务一:收集材料

【材料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材料二】

周忠介蓼洲先生初释褐选杭州司李,杭人在都者置酒相贺,演岳武穆。至奸相东窗设计,先生不愤怒,将优人捶打而去,举惊愕,疑有所开罪。明日,托友人问先生曰:“昨偶不平,打秦桧耳。”时叶台山为相闻而异之谓吾邑刁顽难治改任福州

(节选自清代褚人获《坚瓠集》)


【注】①释褐:脱下布衣换上官服,这里指做官。②岳武穆: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③优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任务二:理解材料
(1)完成下面知识储备单。

知识储备单

读懂①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朝奏”“夕贬”形成对比,突出获罪之快。
B.颔联表达了诗人决不吝惜自己衰朽生命的心声。
C.颈联运用设问手法,表达诗人四海为家的豪情。
D.尾联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
②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奸相东窗设计”中“设计”的古今意思有很大区别。
B.“先生不胜愤怒”中“胜”的意思是“禁得住”。
C.“举坐惊愕”中“坐”同“座”,意思是“座位”。
D.“托友人问故”与“公问其故”中“故”的意思不同。
③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杭人在都者置酒相贺,演岳武穆事。
B.先生曰:“昨偶不平,打秦桧耳。”
读顺④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叶台山为相/闻而异之谓吾/邑刁顽/难治改任福州
B.时叶台山为相/闻而异之/谓吾邑刁顽难治/改任福州
C.时叶台山/为相闻而异之/谓吾邑刁顽/难治改任福州
D.时叶台山/为相闻而异之谓吾/邑刁顽难治/改任福州

任务三:拟定采访提纲
(2)以下是小明所在小组的采访提纲,请给采访问题预设答案。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周忠介
采访目的与先贤“对话”,促进精神成长。
采访方式虚拟对话
采访问题①您捶打优人之后发生了哪些事?(请详细讲述)
②联系自己的遭遇,您对“除弊事”被贬的先贤韩愈作何评价?(请具体讲述)
2023-07-15更新 | 11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④期年:一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______
(2)一食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___
(3)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________________
(4)买其骨五百金,以报君       反: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___________,以“食马者”寓_____________
4.《马说》与《战国策·燕策一》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要说明它们命运的不同之处。
2021-11-10更新 | 2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